文件名变成蓝色【陕西散文论坛】看不够的秦腔戏-陕西散文论坛

    【陕西散文论坛】看不够的秦腔戏-陕西散文论坛

    作者简介:程怀忠, 1991年入伍,2013年退役梅墨生,甘肃省秦安县人,现定居于西宁市,善于用文字记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先后在各级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文学作品100多篇飞鹰艾迪。人生信条:追梦过去,珍惜未来,笑对人生,积极上进。
    看不够的秦腔戏
    程怀忠
    对秦腔戏的痴迷始于童年时期,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与现代电器、电子设备和信息通信毫无关联的年代,大山里的人们把看秦腔戏作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娱乐活动,在那个年代人们对秦腔戏的痴迷不亚于现在人们对手机的痴迷王富信,在这种说秦腔、看秦腔、学秦腔浓厚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下,从小我就痴迷上了秦腔戏,时至今日已到不惑之年的我,对秦腔戏的喜爱仍然不改初心逛新城歌词,如痴如醉而不能自拔,闲暇之余还象模象样喊上几嗓子。
    童年时期和学生时代,每当小村周边十里八乡演出秦腔戏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小孩、干公事的还是务农的、经商的还是教书的,人们总是笑盈盈、乐呵呵、美滋滋,不知疲倦地观看,看了一场又一场,跟了一村又一村,不知道疲倦,不知道乏味,不知道劳累,那种兴奋、欣喜、愉悦、快乐的感觉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那种精神劲头和狂热之风经久不息,难怪有人说:看了三天戏,心想跟着去。
    元霄节过后,当人们还沉浸在过新年闹元霄的喜庆热闹之中时,据可靠消息静宁县的秦剧团要来阳坡乡演出,这一喜讯使得整个村子都沸腾了,男女老少高兴得都睡不着觉。由于离春播还需要一段时日,此时正是冬末春初的农闲季节,小村人们聚在向阳的那个碾麦场上,在暖洋洋的太阳的普照下,男人们一边捻麻线一边有说有笑,妇女们聚成一堆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叽叽喳喳,谈论最多的当然是与阳坡乡演出秦腔戏有关的话题,从农人们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憨厚老实的表情可以看出,小村人们对观看秦腔戏的期盼和等待之心切。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鲜花盛开了,演秦腔戏的日子渐渐临近了。在信息通信十分落后、文化生活非常贫乏的山村,观看秦腔戏是一件浓重而盛大的喜事,当秦腔戏即将开始演出时,热情好客的农人们像举办盛大喜事一样,提前邀请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前来观看,重视的程度不亚于逢年过节、喜庆丰收、嫁娶宴客和添丁祝寿。由于我们村离阳坡乡比较近,观看秦腔戏极其方便,小村人们家家户户提前请来了远在异村的姥姥姥爷和七姑八姨,昔日这个平静寂寞的小村一下子变得人气爆满热闹非凡,周边十里八乡亲戚朋友的到来,给这个山区小村平添了几许生机和活力。
    在急切的盼望和等待中,高悬于天际的太阳终于钻进西边山峰的后面,夜幕渐渐降临了,春日里红艳艳的晚霞给山川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村民们早早吃过晚饭,全村人不谋而合不约而到,迅速聚集在村北头的十字路口,观看秦腔戏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远处的山峦影影绰绰,近处的小道模模糊糊,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微微的春风轻轻拂过脸颊,春日里宜人的气候更加增加了人们看戏的喜悦之情。一路上男女老幼一边互相协助缓慢前行,一边叽叽喳喳说笑不停,不大功夫便来到阳坡乡的戏场。
    此时,虽然秦腔戏还没有正式开演,但偌大的戏场里已经人山人海了,说话声、呼叫声、嬉笑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尤其是戏台前面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铆足了劲向中间挤,抢占看戏的有利位置,虽然挤得很艰难站得很吃力,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人们个个都伸长脖颈露出笑脸在焦急地等待演出,那种急切等待和期盼的心情真是用语言无法形容,好一派观看秦腔戏的喜庆热闹场面。
    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过后,锣鼓声响起来了,音乐奏起来了,前台的幕布拉开来了,明亮的灯光照起来了阴庙,嚣闹的人群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了,神化秦腔戏《白蛇传》开演了。随着剧中主要人物许仙、白娘子和小青的渐次出场,轻盈舒缓、欢乐愉快的唱腔伴随着婉转悦耳、轻快和谐的音乐声久久在戏场上空飘荡,夸利亚雷拉随着灯光色彩和灯光明暗程度不停变换,使得整个舞台效果似真似假真假难辨,整个戏台蒙上了神迷梦幻色彩,尤其是人物演技优美飘逸栩栩如生,更加增添了舞台演出的真实效果。
    此时此刻,且看台下看戏观众的表情双阶乘。随着《白蛇传》剧情的发展,从游湖、缔婚、阴谋、惑许、现形、盗草……等场次逐渐推进,观众的心里感应也随着剧情的推进而发生起伏不定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挚爱秦腔戏的老人,倾注满腔感情目不转睛地观看着,有的被白娘子对许仙的真情深深打动,有的痛骂法海的冷酷无情和从中作梗,有的指责许仙轻信法海的蛊惑,更有甚者看到动情之处偷偷摸泪,剧情发展到最后白娘子的儿子许仁麟考中状元,经菩萨指点毁掉雷锋塔救出白娘子,一家人在分离十多年后得到团聚赢点生活卡,观众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得到放松,严肃的脸庞上露出了笑容,在合家团聚、皆大欢喜中,秦腔戏《白蛇传》闭幕了,看戏的人们带着满足感、愉悦感和幸福感恋恋不舍地离开戏场。
    阳春里乡村的空气清新宜人,洁白的杏花和粉红的桃花绽放于枝头,漫山遍野的树木吐出淡绿色的嫩芽罹怎么读,红花绿叶将小村装点得更加富于诗情画意。农人们正在甜蜜的梦乡中回味《白蛇传》那曲折离奇的情节和精妙绝伦演技的时候,早起的鸟儿唱起了明快婉转的晨歌,家家户户开始做早餐了,一缕缕炊烟随着轻轻的春风四处飘荡,小村上空到处烟雾缭绕四散飘逸。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浑圆的太阳渐渐升起了,整个小村沐浴在早春明媚阳光的普照下下妻物语,此时白天的秦腔历史剧《杨家将》演出开始了。
    戏场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人山人海,身穿花花绿绿衣服的人们扶老携幼,托儿带女,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有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和老奶奶,由于年事大走不动路,儿子和孙儿们拉着农用架子车,将老人从十几里外的村子送来看戏;有些年事大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家人的精心护送下,骑着高头大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戏。戏场里摆满意了各种小滩,有卖油饼的,有卖瓜子的,有卖丝线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小百货的,有演杂技的,有耍猴子的,白天的戏场几乎变成了杂货市场,在万众欢腾、喜庆吉祥的氛围中,白天的秦腔戏历史剧《杨家将》演出拉开了帷幕。
    老爷爷们嘴里带劲地抽着旱烟锅,头上戴着破草帽,坐在小橙子上,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言不语,表情安祥而平静,看起来是被剧中人物的演技和曲折的剧情深深吸引。老奶奶们头戴古老的青绒帽子,三个一簇两个一伙,一边看戏一连拉起了家常,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淡淡的慈祥的笑容。大娘大叔们好似对秦腔戏的痴迷不是很深,一边看戏一边手里做着各自的手工活,做到看戏和干活两不误。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心不在焉地看了一会儿戏,借看戏的难得机会,偷偷跑到田间小道和山梁后面幽静的地方约会去了。在看秦腔戏的日子里,最高兴、最开心、最顽皮的好算孩子们,那些衣着花花绿绿、脸蛋红扑扑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像跟屁虫似的紧紧地缠着大人,哭着闹着吵着要卖好东西吃大野克夫,当大人从货郎客处卖回瓜子、水果糖、糖葫芦等好吃的时,拿到手后便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开心满足地疯玩去了。
    时间如手中流沙慢慢滑过,在欢乐、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四天四夜的秦腔戏演出结束了。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花喜鹊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喳喳喳叫了起来,黑压压的麻雀成群结对在泛绿的麦田里寻觅食物,一群野鸽子在小村上空来回飞旋,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校园,农人们陆陆续续下地开始干活了,小村里邀来看戏的亲戚朋友都回了自己的家,热闹非凡的场面一去不返了,偏僻的小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农人们只能在深深的记忆中,在只能在春耕春播的忙碌中,进行久久回忆和细细品味秦腔戏了。
    在久久回忆和细细品味中,我认为秦腔戏不但是一种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娱乐活动,而且是一种正能量满满的全民教育活动,一部秦腔戏就是一本鲜活的思想教科书。比如:《金沙滩》表现了杨家一门忠烈,对国家和朝庭的忠贞不渝,惨死战场而不改初衷;《铡美案》表现了享受荣华富贵抛弃妻儿的陈世美遭到应有报应和丞相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廉形象;《苏武牧羊》表现了出使匈奴被扣日基奇,匈奴贵族威逼利诱无果,流放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忠诚爱国之士苏武的形象;《杀狗劝妻》塑造了曹庄的妻子焦氏好吃懒做、虐待婆母的典型泼妇形象,通过曹庄愤怒之余持刀杀死家养的狗,迫使焦氏幡然悔悟的故事情节,教育引导焦氏改过自新孝敬公婆。
    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文化娱乐活动非常丰富的今天,自己之所以还那么痴迷秦腔戏,不仅是因为喜欢秦腔戏粗犷豪放的唱腔、曲折感人的情节和精彩生动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喜欢秦腔戏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看一场秦腔戏使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看一场秦腔戏使我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看一场秦腔戏使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一次提升,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上秦腔戏,充分发挥秦腔戏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感化人、提高人的作用文件名变成蓝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孝综合发展的有用之才。
    投稿须知
    1、原创、首发散文、随笔、文艺评论800字以上,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投稿邮箱 550913780@qq.com
    2、用附件word文档发送,注明作者微信名,微信号,便于联系。投稿三天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3、赞赏额60%作为作者的稿费,20天内以微信红包派发作者,其余用作平台运营,总额少于10元不予统计。

    陕西散文作者加微信 kfhjrong 进陕西散文群
    本期编辑
    采薇
    投稿:5509137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