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牙安卓下载【随笔】那些年-游侠小屋

    【随笔】那些年-游侠小屋

    最怀念某年,空气自由清新,小村和炊烟,土坯房中那些个无忧的童年......

    当新年的钟声再度响起,记忆的大门也被轻轻叩开,翻阅着那些泛黄的旧历,往昔的画面就如放电影般一一呈现在眼前......
    一件花衣,几颗彩糖,一捧熟瓜子儿,几个冰冻的梨,美丽香甜了整个童年。一盏用空罐头瓶做的手提灯笼,照亮了每一张幸福满足的纯真笑脸。过年是孩子们最最盛大的节日。不论家里多么的贫寒,每逢春节,在孩子的眼里都是富足而温暖的。
    记得那时候,每逢春节来临之前,我们姐弟几个都会早早的每天扳着指头倒计时,盼望着新年早一点的到来。可是每每过完春节,心中总会升起一个既幼稚又美好的愿望:要是每天都过年那该多好!这样我们就会有穿不完的新衣,吃不尽的美味了......
    曾记得童年时,只有过年,母亲才会去供销社扯上几尺花布,给我和姐姐各做一件带衣兜的外衣,给两个弟弟也各自买上一套有兜的新衣服台湾第一巡抚。再买上一包用报纸包着的彩色散糖,两联鞭炮,几根彩球,几斤冻梨和冻柿子,炒上两锅毛嗑儿(葵花籽)。葵花籽虽然是自家地里收成的,平常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得到的,更多的是卖掉换钱花的,只留很少的一部分,其中除了留作种子外,剩余的这一小部分用作平常待客和春节吃。
    因为所有的吃食数量有限,防止孩子们抢夺打架,所以母亲总会把这些零食平均分成几份,分给我们姐弟四个,得到美味的我们都喜滋滋的各自保管着自己的那份,节省着有计划的吃着自己的那份,总担心自己的过早吃完会馋其他人的,所以还会时不时地询问别人的吃了多少?还剩多少?
    这时候父亲则会用空罐头瓶给我们每人做一个手提灯笼,瓶内底部放一片一厘米多厚、大小适中的土豆片(马铃薯),中间挖一个正好插蜡烛的洞,瓶口系上麻绳或铁丝,用拇指粗细的树枝挑起,就是我们的灯笼了。也会有很少的孩子家长,用高粱秸秆给孩子们扎制灯笼的,外边糊上五彩纸,非常的漂亮。那时我们这些没有的孩子是非常羡慕的,多么的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这样的五彩花灯啊!
    童年时特别期待大年夜的,总认为年夜是一年中最美丽,最明亮的夜晚。也是一年中最有趣,最幸福的夜晚。那时候乡村没有路灯,夜幕刚刚降临,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迫不及待的点亮灯笼,穿着新衣,含着糖果,三五成群的在村路上萤火虫般嬉闹玩耍、各家乱窜。时不时地还掏出兜里的好吃的显摆一下。偶尔也会互换品尝。马来法红红的烛火照亮每一张纯真稚嫩的小脸儿。整个村庄都变得温暖起来,也成了一道小村别样的风景线......
    大年夜我们点亮的不仅仅是灯笼,点亮的是我们整个的童年和童心。

    过年,是大人们农闲以来最为忙碌的几天,父亲一大早起来抱柴、扫院子。母亲则忙着生火熬浆糊、做早餐。然后喊我们一群孩子起来贴春联,放鞭炮。简单的早餐过后就开始准备着年夜饭了。母亲把头一天从室外搬回解冻的鸡、鸭、鱼还有猪肉进行清洗,蒸煮。每每这时母亲就像仙女一样,一整天都笼罩在厨房的雾气蒸腾中,头发上缀着晶莹的水珠。晚上母亲变魔术一样,把一年中最丰盛的家宴摆满餐桌潘世亨。这时候在孩子们的嬉闹声中,父亲少不了美美的喝上几杯小酒......
    母亲虽然没念过几天书,却是位非常慈祥和善懂礼的农村妇女。孝顺老人,善待亲朋,团结邻里。记忆中每每大年夜,父亲在院子里燃起篝火,燃放爆竹接神时,母亲同时开始烧开水,准备煮饺子。水烧开后喊我们洗脸,这时父亲已经燃放完鞭炮,母亲把饺子下锅后,告诉正在洗脸的父亲看一下饺子锅,然后母亲拿上几张黄纸,在父亲燃放爆竹的火堆里点燃后,分别扔到猪圈,粮仓,门后,灶台旁,同时每处都要跪下磕头。母亲说这样各路神仙就能保佑家里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安康,一年都是好兆头......
    一切妥当后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去爷爷奶奶的住处(一直以来爷爷奶奶和我家都是邻居),去给祖先磕头敬拜(爷爷奶奶供着祖宗牌位家谱),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每每这时我也会好奇的跟着,总会对弟弟们给爷爷奶奶磕头后分得的一个冻梨或者冻柿子羡慕不已,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意外的得到一个(因为那时候非常的贫穷,所以那时候是没有红包可收的)。母亲说女孩子是不能磕头的,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磕头敬拜祖先和长辈。母亲回来后,父亲再去爷爷奶奶那里敬拜祖先和父母。
    略大一些懂事后,总会对母亲每年都给祖先和爷爷奶奶磕头的行为不解?母亲解释说:“中国的传统美德就是孝道,你爸是老大,我要起个带头作用,作为大媳妇要做好榜样......”
    母亲曾经对我们说:“你姥姥去世早,我从小没妈,从心里把你奶奶当做妈妈了”。可是我还是特别疑惑和不解尖锐克忧,既然母亲把奶奶当做妈妈,为什么从没听过母亲喊奶奶为妈妈呢?母亲对奶奶的称呼从来都是:‘孩子他奶’。母亲告诉我:“从小没妈的媳妇是不能喊婆婆为妈妈的,那样称呼会折损婆婆的福寿”。
    母亲对爷爷奶奶的好不单单体现在每年春节磕头的礼节上。平常生活中,我们这些孩子也都是有目共睹的见证了母亲的孝顺。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穷困是普遍的。每每家里偶尔改善伙食,比如:包饺子,亦或炖鸡、炖鱼时蔷薇大妈,记忆中母亲揭开锅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个大碗,挑一些好的盛出一碗,然后打发我们几个中的一个去给爷爷奶奶送过去。每每这时母亲总会说:“家里孩子太多,一盆吃的刚一上桌,转眼就会被狼一样的孩子们抢光了,老人喊过来根本吃不好,还不如这样端过去一些更实惠”。因为母亲这样言行的影响,所以每逢做好吃的时候,我们几个都会守在锅边等待,不用母亲说,只要母亲盛好我们都会争相着去给爷爷奶奶送。母亲时不时的嘱咐我们小心点儿,别端洒了。送去的路上,我偶尔也会偷偷的吃上一口捏
    父亲是长子。下边还有两个叔叔,母亲不单单对爷爷奶奶好,就连叔叔们找对象,结婚,生子,母亲也都跟着忙前忙后鸣佐漫画。记忆中二婶生孩子,老婶生孩子,母亲都在医院整夜的陪着。小姑与姐姐年龄相仿,偶尔母亲给我们做新衣服也会给小姑做一件等等、等等......

    渐渐的我们相继长大,为了生活背井离乡。爷爷奶奶的年岁也越老了,需要照顾。母亲对爷爷奶奶说:“您二老觉得在谁家舒坦就在谁家养老”。爷爷奶奶说父亲负担太重,孙子们不仅面临着找对象成家高额的彩礼,住房空间也是问题,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担心影响孙子找媳妇,所以养老就选择了二叔和小叔家......
    每当逢年过节我们从外地回去,爷爷奶奶总会迫不及待的、脚步蹒跚着来到父母家看他们的孙子孙女。奶奶视力不好,总会摸摸孙儿们的胳膊和脸,关心孩子们这么久不见,不知在外边吃了多少苦,是胖了还是瘦了!爷爷则催促着孙辈们的婚事,当然我们也少不了给爷爷奶奶带些礼物,爷爷奶奶总会乐得合不拢嘴......
    再后来奶奶年岁大到自己都束不起自己的头发圣加诺夫,小叔家妹妹帮着梳头,农忙时太忙照顾不过来,没办法只能把奶奶一直盘得一丝不苟的发髻,剪成了短发。由于身体原因,奶奶戒了烟,几乎陪了她老人家一辈子的旱烟袋也至此下了岗......
    奶奶和爷爷相继在小叔家离世。因为爷爷奶奶一直和我父母是邻居巴彬斯基征,几十年朝夕相伴的感情,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母亲说奶奶去世后,她整整哭了一年多,总也跨不过去心里的悲伤,想起就会流泪......
    在现在这个婆媳矛盾泛滥的时代,母亲虽然不识字,快牙安卓下载却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们怎样尊老爱幼、怎样做人做事。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胜过大道理的最高境界!
    那些年,我们很小,日子很贫穷,但却是我们最无忧、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现如今父母渐渐老了,我们几个孩子却仍都在外漂泊。父母习惯了乡村环境的生活,不愿意来城里任何一个孩子的家中生活久别的人简谱。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父母不是不习惯城市生活,不习惯只是借口,他们是觉得孩子们在外生活压力大,不容易,不想过早的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而已......
    我们姐弟几个一个都不在他们身边,免不了担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每每这时,父母就会提及小叔家的弟弟、弟媳,夸其如何的懂事孝顺。告诉我们不用太惦记他们宿雨犹眠,说小叔家弟弟常来帮他们,有事没事总会过来这边院子看看,跟父亲聊聊天,看到有活就会帮忙做等等,借了不少的力”。我们姐弟几个每每听父母说起,从心里也都很感激感谢小叔家的弟弟、弟媳,有他们在身边我们也确实放心了许多,在外也安心了不少......
    岁月如梭,时光的指针又转到了新年。孩子们渐渐长大的同时,长辈们也在渐渐老去,趟着岁月的长河,我们也从昔日纯真少年,步入了不惑的中年,在成长中感悟着人生的真谛,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修整着做人的姿态。在这个渐行渐远的人生旅程中,珍惜每一份遇见类人体,珍惜每一份亲情,珍惜每一份拥有,尽可能的做到:不负友人、不负亲人、不负时光、不负己心,流年烟火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此新春佳节之际,大侠祝愿所有的亲朋:新年快乐!事事如愿!身体健康!出入平安!人旺!财旺!事事旺!家和万事兴!
    喜欢就扫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