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10修改器【阿旗文学】我的通讯员之路-活力阿鲁科尔沁

    【阿旗文学】我的通讯员之路-活力阿鲁科尔沁

    (转载自2018年4月《阿鲁科尔沁》春季版)我是在“文革”后期开始尝试新闻写作的。作为一名农村的业余通讯员,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来品尝。虽然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弹力素怎么用,业余通讯员的经历,为我后来走上专业新闻工作者之路垫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十六岁那年,就已成为生产队里的一名社员了,从春到秋整天和生产队里的成年劳动力一样参加劳动,日出而作,刘钰佳日落而息。每天繁重的农活,使我很羡慕那些上班族。人家吃着皇粮,拿着工资,那可是连年午夜吃饺子都在挣钱呀!而我们猫腰撅腚干一年还不能温饱。除了羡慕,我这个出身不好的青年,只能是望洋兴叹。为了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了一种靠自己拼搏,闯出一条人生道路,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我曾经自学过《中医入门》,背过《汤头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了。最后,凭借自己在小学读书时,语文这门功课功底较好这一优势,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写新闻报道,写出稿子寄给上级新闻单位金马岛。在那个时候,要做一名业余通讯员是很不容易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苦于采访、写稿没有时间。二是苦于没有写作环境。三是苦于不被人理解。尤其是在农村,因为你是农民,不参加劳动就没有工分,不挣工分家里指着啥吃喝?不干活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我只能利用劳作之余,即午休的时间和晚间来写,来练。开始时,新闻稿究竟怎么写自己真是一头雾水,除了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外,还没有可供参阅的文件,资料,没有报纸和电视,只能靠听广播喇叭里播放的新闻作为参考。有时雀起乡到烛镇,偶尔听到邻村有新闻价值得题材,我就得利用午休时间顶着炎热的太阳去采访,如果路较远,我就骑着毛驴赶往采访地点暮阳朝升。这件事被传出去后,盟报社和电台的老师在各旗县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上,把我的事迹做为典型进行表扬。起初,我每写完一篇稿件就立刻寄往盟旗两级新闻单位。满怀希望地等待采用。可是,连续投寄多次稿件,都“泥牛如海无消息”。后来,我认真总结了自己失败教训,终于明白没有明师指点是不行的。正在我进退维谷之际,在旗人委工作的舅舅给我介绍认识了旗委宣传组的陈鸿珊老师。趁他来前岗台采访之际,我就去找他请教贝贝草,并且和他同吃同住待了三天。利用采访之余,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衷长风网。他一方面帮我分析投稿不中的原因,一方面要我加强新闻理论学习,还讲了一些写作知识有事钟无艳。仅仅三天的时间流量精灵,却使我受益匪浅。初步明白了新闻的体裁和写新闻通常所具备的几个特点。回来后,陆续写了几篇稿件,寄出后很快就被采用了。看到有暑着自己名字的稿子在《昭乌达报》上发表,听到广播喇叭播出自己的稿子,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即使发表了一块小“豆腐”也觉得自豪,犹如饮了甘露一般乔登美语。我老家六十年代时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只能靠小煤油灯照明。想写稿件,我也只能白天边干活边构思,晚上在煤油灯下写,一晚上下来,两只鼻孔都被煤油灯的油烟熏得黑黑的实况10修改器。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竟引来个别人的非议和忌妒。并且说我是不务正业,不合群,脱离群众等等。听到这些我都是嗤之以鼻,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那时我就暗下决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即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莫问收获,笔耕不辍地坚持奋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越写上稿率越高,那时真的是广播有声,报纸有名,我也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土记者。那时,生产队工分不值钱,想订一份报纸寻常百姓家是不具备条件的。在这方面还要感谢《昭乌达报》驻阿旗记者站记者韩庆发老师,是他通过报社给我专门赠阅一份《昭乌达报》。报社和电台主办的一些通讯员内部刊物,也定期给我寄一些来,初步满足了我自学的需要。盟旗新闻单位举办的一些通讯员学习班,也及时通知我去参加,使我在新闻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在这几年当中,不论是外出学习还是参加上级通讯员学习班,我都是义务参加,生产队没给我记过一分工分,我也毫无怨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和汗水,我却得到理想的收获。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关照支持下,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九七五年春季,我被破格录用为岗台公社广播站编辑,成为一名专职新闻工作者。接到通知的那天晚上,我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因为在我们村出身不好的同龄人中帝国苍穹,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来的第一人设问句大全。现在,每当我回忆起这一段往事,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吃水不忘打井人涂磊个人资料。我永远感谢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恩师加挚友!他们是:唐守业、张远生、呼格吉图、秦志、石俊青、王桂芬、桑布、那音太、陈福廷、李秉素和几位在电台工作的蒙古族老同志。 【作者简介】蔡宗铭,男,蒙古族1951年7月生。曾任岗台公社、天山镇人民广播站编辑、天山镇党委秘书、兼任天山镇人大主席团秘书等职,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一棚新浪博客。所写作品先后被《赤峰日报》、赤峰电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台、《中国环境报》、《城乡经营时报》等报刊和电台采用。部分作品被中国大地出版社收入《千秋基业》和武汉大学出版社收入《各领风骚》书中。曾连续多年被内蒙古报社、电台和赤峰日报、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部分作品分别获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精神建设委员会、赤峰日报社、赤峰电台和赤峰军分区的奖励。
    编辑:梁粝元 王鹏博

    点击阅读其他作品
    【阿旗文学】牧民的女儿
    【阿旗文学】两枚铜钱
    【阿旗文学】乐音亦如画
    【阿旗文学】 老徐趣事